第八十九章 训练纲要-《挽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两军作战,士兵挥刀出枪的频率虽然没有拳击手那么快,但是每一刀,每一枪,都相当于拳击手出了一次重拳。

    拳击手打三分钟还能休息一分钟,两军作战可是你死我活的较量,总不能砍几刀没劲了跟敌军说,咱歇一歇再接着砍。

    所以体能对士兵来说是至关重要的,用关乎生死来形容也毫不为过。

    虽然明军也非常重视体能训练,不过方法跟后世区别很大,主要是采用举石锁,列阵劈砍刺枪这样的方式。

    在杨鹤看来,这样训练更多的是锻炼力量,而不是耐力。

    杨鹤打造的军队,不光要求士兵有力量,还要有持久作战的能力,像明军那样训练是达不到杨鹤的要求的。

    所以杨鹤采用的是后世军人训练的方法,并结合自己以前训练体能时采用的方法。

    方法非常简单,其实就是一动一静,长时间训练。

    所谓一动,就是长跑训练,五公里,十公里,二十公里,不断加码,然后是负重跑,小腿上绑缚沙袋,进行长跑训练。

    杨鹤的最高纪录是两腿各绑缚十斤重的沙袋,背负三十公斤重的装备跑了八十公里。

    所谓一静,就是站立不动,一站两个小时、四个小时,杨鹤曾经一动不动的在一个地方潜伏了两天两夜。

    作为情报部最优秀的密工,杨鹤经常会执行一些刺杀任务,这要求他有极高的耐心,杨鹤曾经为了刺杀一个目标,埋伏了三天三夜,最终完成任务。

    当然,杨鹤以前的训练属于魔鬼训练,自然不能用在新兵身上,也没有必要。

    杨鹤的既定目标是,新兵训练三年以后,能达到负重二十公斤轻松跑完十公里,能站立不动四个小时。

    能做到这种程度,士兵的体力和耐力已经远非常人可及。

    至于力量训练,杨鹤觉得明军现在的训练方法就很好,没必要再搞别的花样。

    然后是训练作战。

    杨鹤很清楚,兵工厂研制新式武器,然后大规模装备部队不是三年两载就能完成的,这段时间还要使用冷武器。(明军的正规军都没有全部装备火器,朝廷不可能给乡兵装备,即便有,也不会给乡兵装备)

    而冷兵器作战,尤其是两军列阵交战,当双方开始短兵相接的时候,根本没有什么技巧可言,杨鹤认为只要做到三个字就可以了,那就是快、准、狠。

    实际上两军列阵交战,不可能出现影视剧中那样一群士兵一声呐喊冲向敌军,然后双方混在一起乒乓乱砍。

    那样作战绝不可能是正规军,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。

    冷兵器作战时,兵种的排列是非常严格的,盾牌兵的任务就是遮挡箭雨,长枪兵在阵中随时准备突击,弓箭兵在后面压制。

    当双方达到一定距离,弓箭失去作用的时候,决定胜负的就是长枪兵。

    可以想象一下,一群人呐喊着冲向严阵以待的长枪兵会是什么后果。

    敌军前一排长枪刺出,后一排长枪跟进,层层叠叠,乱哄哄地冲上去只有送死,就算是骑兵冲上去也得玩完。

    同样,军纪严明的军队也绝不可能破坏阵型追击敌军。

    因为阵型散乱,部队就丧失了攻击能力和防御能力,一旦遇到敌军埋伏,那就只有被人屠戮的份儿了。

    所以当两支军队进行正面决战的时候,是不可能出面那种乱哄哄的场面,肯定都会保持着严密有序的阵型向对方发起攻击。

    而当双方的长枪兵开始短兵相接的时候,比的就是谁的出手快,谁的出手准,谁的出手狠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