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四章 税收问题-《挽明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“哦?这人是谁?”杨鹤道。

    张凤奇笑道:“这人是舍弟凤梧妻家的亲戚,名叫范柳,在抚宁县做绸缎生意。因他跟凤梧有亲,我怕传出去多有不便,因此很少跟他来往,一时倒是忘了此人。这人做生意是好好手,去年一年赚了数百两银子。”

    杨鹤闻听不由大喜:“那就有劳张兄将他请来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时候请他来不大方便吧?”张凤奇道。

    杨鹤笑道:“有什么不方便的?李大哥和胡县丞也不是外人,大家一起喝一杯。”

    张凤奇点点头:“那行,我这就派人将他唤来。”

    说完,张凤奇招来下人,命他到绸缎庄将范柳请来。

    见张凤奇一个个下人安排下去,杨鹤笑道:“张兄,我看你这县太爷当得挺滋润啊,这么多下人随时听用。”

    张凤奇摇头笑道:“这些人的薪饷都要我个人负担,兄弟,我跟你说实话,靠我那点俸禄根本养不起这么多人,可是不养这些人,什么事情都要我亲自去做,根本做不过来,而且有时候还需要这些人撑场面。”

    “张兄一个月的俸禄是多少啊?”杨鹤问道。

    “一个月俸禄是七石五斗米。”张凤奇道。

    (官员的俸禄是按净米算的,缴纳赋税的时候是稻米,没脱壳的)

    杨鹤闻言皱了皱眉:“抚宁县现在的米价是多少?”

    “一两银子多一点吧。”张凤奇道。

    “就是说你一个月的俸禄差不多是八两银子。”杨鹤道。

    张凤奇摇摇头:“不是你这样算的,哪里有那么多?”

    “那是多少?”杨鹤接问道。

    张凤奇叹了口气道:“官员的俸禄有两部分,一是本色俸,一是折色俸。

    本色俸包括实支米,折银俸和折绢俸,正七品的官员一年实支米是十二石,折银俸一年是三十五石,折绢俸一年是七石,本色俸一共是五十四石,折算成银子的话是二十七两。

    折色俸包括折布俸和折钞俸,正七品官员折布俸一年是十八石米,折钞俸一年也是十八石米,一共是三十六石,折合成银钱是十八两。

    这两项加一起一共是九十石米,折算成银子的话是四十五两。

    就是说我一年的俸禄是四十五两银子,除去实支米十二石,银子只有三十九两。”

    (该数据采自万历《大明会典》)

    杨鹤闻言疑惑道:“等一下,你的俸禄好像不对啊,你的俸禄是按照一两银子两石米算的,可是你刚才说现在的米价是一石米一两银子多一点,怎么会相差这么多。”

    张凤奇苦笑道:“官员的俸禄是太祖时期定的,那时一两银子能买两石米。”

    “太祖时期制定的俸禄一直沿用到现在?”杨鹤惊呼道。

    张凤奇苦笑着点了点头。
    第(1/3)页